美國人真糟糕,真是麻煩制造者。
這句話,想必是很多人現在最想發泄、最想喊出的心聲。因為,從上周四開始,全球股市受到美國債務及美國股市的影響,出現了全線暴跌。一些國家的股市甚至發生了盤中暫停交易的情況。市場哀鴻遍野,財富瞬間蒸發。投資者遭受的不僅是財產損失,更有信心的傷害。
那么,這是偶然現象嗎?這是突發現象嗎?非也。早在三年前,雷曼公司倒閉,美國人就坐上了麻煩制造者的戰車。而上周發生的美國債務問題和標普公司評級下調,只是這場股災的導火索,它引爆的不只是美國金融問題,更是全球經濟結構出現剛性調整的信號。
多年來,全球經濟基本上是在“恐怖”平衡中運行的。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發達經濟體,終日靠借債為生,通過發行主權債券、發行鈔票來攫取全球資源,享受新興經濟體提供的產品與服務,過著“寄生蟲”的生活。
現在,這種金融游戲玩不下去了,美國人又想通過引爆金融“炸彈”的辦法,通過做空市場來沖銷他們的債務,讓所有債權人來分擔美國問題的解決成本。而美國的金融大鱷們更是利用做空機制,在全球各大市場間縱橫馳騁,擾亂股市、匯市,以及其他投資市場,牟取不義之財。
在這種情況下,全球股市出現持續暴跌是難以避免的。因為,美國人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,很多國家要仰賴對美國的出口;美國又是金融產品、金融衍生品最復雜的國家,很多市場要仰賴美元的定價權和話語權。因此,美國一亂,美元一亂,天下自然就會大亂。
然而,美國現在雖為一霸,但畢竟不是世界的全部。全球各大經濟體及各國市場,完全沒有必要為美國的問題買單,完全沒有必要陪美國人玩下去,沒有必要看美國人臉色行事,隨美國股市起舞。
以中國為例。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是第一大潛在消費國,是人均GDP剛剛超過4000美元、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都將向更高層次跨越的國家,也是從“世界工廠”向“世界市場”轉變的國家。另外,中國的資本化率還處在初級階段,中國的資本市場與世界市場還保持一定距離,有它的獨特性。
更重要的是,中國股市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一直處在調整橫盤之中,并沒有像美國股市和其他市場那樣盤踞在歷史高位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盲目尾隨美國股市持續暴跌,那么不僅有可能被外國資本抄底,更會蒸發老百姓的財富,造成消費萎縮,進而影響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。
所以,無論從哪個角度看,中國股市都沒有必要看美國臉色行事,都應該而且有條件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。